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四書類
經解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書類
春秋類
 (礼哉礼以/上周)
汉书儒林传叙言礼则鲁高堂生
艺文志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
最明戴德 戴圣
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礼古经
者出于鲁淹中(苏林曰/里名也)及孔氏学七十篇(刘氏敞曰学/七十当作与 …… (第 8a 页)
记因以为名师/古曰曲台殿在未央宫)授沛闻人通汉子方(如淳曰闻/人姓也名)
(通汉字/子方)梁戴德延君 戴圣次君
沛庆普孝公为东平太
傅德号大戴为信都太傅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至
九江太守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通汉 …… (第 9a 页)
(篇汉兴高堂生得之以授瑕丘萧奋奋授东海孟卿卿/授后仓仓授戴德 戴圣
大戴小戴及刘氏别录所傅十)
(七篇次第各不同尊卑吉凶先后伦序惟别录为优故/郑氏用之今行于世礼经残缺之 …… (第 17b 页)
篇皆如此例未能尽知所记之人)
(郑君六艺论云案汉书艺文志儒林傅云傅礼者十三/家唯高堂生及五傅弟子戴德 戴圣
名在也又云戴德) …… (第 23b 页)
(傅礼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 戴圣
傅礼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 虙氏曰礼记乃仪礼之傅仪礼有冠礼)
(礼记则有冠义以释之仪礼有昏礼乡饮酒 …… (第 24a 页)
(所录然亦仪礼之流也仪礼之书汉初已行故高堂生/傅之萧奋肃奋传之孟卿孟卿传之后仓后仓传之戴)
(德 戴圣
二戴用习仪礼而录/礼记故知礼记仪礼之流也)
孟卿傅孟卿善为礼傅后仓世所傅后氏礼皆出孟卿
戴德号大 (第 24a 页)
戴圣
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
后汉书桥元傅七世祖仁从戴德学著礼记章句四十 …… (第 24a 页)
记七篇王氏史氏记二十一
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
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夫戴记而 戴圣
又删大 …… (第 24b 页)
于融又为之注今小戴记四十九篇
唯郑注立于国学 礼记十卷(汉北中郎/将卢植注)礼记二十卷
(汉九江太守 戴/圣
撰郑元注)礼记三十卷(王肃注梁有礼记/十二卷业遵注亡)礼记宁
朔新书八卷(王懋约注梁/有二十卷)月令 …… (第 25a 页)
记义證十卷(刘芳/撰)礼记略解十
(庾氏/撰)礼记评十一卷(刘隽/撰)
旧唐书经籍志小戴礼记二十卷 (戴圣
撰/郑玄注)月令章句十 …… (第 25b 页)
(非戴德本书也做朱子曰大戴礼冗杂其好处已/被小戴采摘来 礼记了然尚有零碎好处在)石渠
礼论四卷 (戴圣
撰梁有群儒疑/义十二卷 (第 34b 页)
戴圣
撰)礼论三百卷(宋御史中/丞何承天)
(撰/)礼论条牒十卷(宋太尉参/军任预撰)礼论帖三卷(任预撰 …… (第 34b 页)
三卷(贺𫐠/撰)三礼图十二卷(夏侯伏/朗撰)
唐书艺文志魏徵次礼记二十卷(亦曰类礼旧唐书魏/徵以 戴圣
礼记编次)
(不伦遂为类礼二十卷以类相从削其重复采先儒训/注择善从之研精覃思数年而毕太宗览而善之赐物 (第 36a 页)
 其祀井是也秦静云今月令谓行为井是以时俗或
 废行而祀井魏武兴复旧祀而祭门户井灶中霤凡
 五祀焉(案汉诸儒 戴圣
闻人通汉等白虎通议五祀/则有井之说盖当时以行中间废缺至魏武)
 (重修旧典/而祭井焉)高堂生月令中冬 (第 8a 页)
 不知而作者也其曰陛下为献帝不可夺之嫡嗣案
 汉石渠议曰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己有一适子当绝
 父嗣以后大宗否 戴圣
云大宗不可绝礼言适子不
 为后者不得先庶子耳族无庶子则当绝父以后大
 宗晋范德曰废小宗昭穆不乱废大宗 (第 34a 页)
 馀人虽三代之盛所未闻也
太宗本纪贞观二十一年二月丁丑皇太子释菜于太

礼乐志皇太子释奠自为初献以祭酒张后允亚献光
州刺史摄司业赵弘智终献

旧唐书礼仪志贞观二十一年诏曰左丘明卜子夏公
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 戴圣
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
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元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
贾逵总二十二座春秋二仲行释奠之礼初以 …… (第 29b 页)
 生以下则谓之经师可矣非人师也如毛郑之释经
 于名物固为该洽而义理间有差舛至王辅嗣之宗
 旨老庄贾景伯之附会谶纬则其所学已非圣人之
 学矣又况 戴圣
马融之贪鄙则其素履固当见摈于
 洙泗今乃俱在侑食之列而高弟子除颜渊之外反
 不得预李元瓘虽恳言之而仅 (第 39a 页)
配飨先鲁史左丘明瑕丘伯齐
人公羊高临淄伯鲁人榖梁赤龚丘伯秦博士伏胜乘
氏伯汉博士高堂生莱芜伯九江太守 戴圣
楚丘伯河
间博士毛苌乐寿伯临淮太守孔安国曲阜伯中垒校
尉刘向彭城伯后汉大司农郑众中牟伯河南杜子春
缑 …… (第 5b 页)
洁胙城侯又诏改封
曾参武城侯颛孙师颍川侯南宫绦汶阳侯司马耕睢
阳侯琴张阳平侯左丘明中都伯榖梁赤睢陵伯 戴圣
考城伯以所封犯先圣讳也 …… (第 28a 页)
舆如内黄侯蘧瑗长山侯林放南顿侯陈亢阳平
侯琴张博昌侯步叔乘中都伯左邱明临淄伯公羊高
乘氏伯伏胜考城伯 戴圣
曲阜伯孔安国成都伯扬雄
岐阳伯贾逵扶风伯马融高密伯郑元任城伯何休偃
师伯王弼新野伯范宁汝南伯周敦颐伊 (第 45b 页)
 学之趋而不惑者也今之学者无不知熹之功而不
 知从彦与侗之功是犹人知有父而不知其祖也尝
 观汉儒若马融刘向贾逵 戴圣
之徒考其素行皆背
 吾圣人之道止以著述微劳皆得从祀其所著述又
 岂能得圣人之旨如二儒者哉以二儒之贤而 (第 35a 页)
 以为王何之罪深于桀纣何休则止有春秋解诂一
 书黜周王鲁又注风角等书班之于孝经论语盖异
 端邪说之流也 戴圣
为九江太守治行多不法惧何 …… (第 27b 页)
 卢植郑元服虔范宁五人虽若无过然其所行亦未
 能以窥圣门所著亦未能以发圣学若五人者得预
 从祀则汉唐以来当预者尚多臣愚乞将 戴圣
刘向
 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弼杜预八人禠爵罢祀郑众
 卢植郑元服虔范宁各祀于其乡后苍在汉初说礼
 数万 (第 29b 页)
言号后氏曲台记 戴圣
等皆受其业盖今礼记
 之书非后氏则不复传于后矣乞加封爵与左邱明 …… (第 29b 页)
氏至从祀之贤不可不考其得失申党即申枨釐去其
一公伯寮秦冉颜何荀况 戴圣
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
肃王弼杜预吴澄罢祀林放蘧瑗卢植郑众郑玄服虔
范宁各祀于其乡后苍王通欧阳修胡瑗宜增 …… (第 40b 页)
颐欧阳修张载程
颐胡瑗朱熹吕祖谦蔡沈真德秀薛瑄王守仁陈献章
胡居仁(旧冇寿张侯公伯寮新息侯秦冉考城伯 戴圣/
岐阳伯贾逵扶风伯马融任城伯何休偃师伯)
(王弼今黜内黄侯蘧伯玉长山侯林放高密侯郑玄新/野伯范宁临川郡 (第 57b 页)
 通典汉石渠议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已有一嫡子当

 绝父祀以后大宗不 戴圣
云大宗不可绝言嫡子不
 为后者不得先庶耳族无庶子则当绝父以后大宗
 闻人通汉云大宗有绝子不绝其父宣帝 (第 39a 页)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嘉礼三十九
   射礼
通典汉石渠议曰乡射请告主人乐不告者何也 戴圣
曰请射告主人者宾主俱当射也夫乐主所以乐宾也
故不告于主人也宣帝甘露三年三月黄门侍郎临(失/其) (第 1a 页)
(姓/)奏经曰乡射合乐大射不乐何也 戴圣
曰乡射合乐
者质也大射人君之礼仪多故不可乐也闻人通汉曰
乡射合乐者人礼也所以合和百姓也大射不合乐者 (第 1b 页)
  未能尽知所记之人周礼仪礼亦是礼记之书自

  汉以后各有传授郑君六艺论云案汉书艺文志
  儒林传云传礼者十三家唯高堂生及五传弟子
  戴德 戴圣
名在也又案儒林传汉兴高堂生传礼
  十七篇而鲁徐生善为容孝文时徐生以容为礼
  官大夫瑕丘萧奋以礼至 (第 9b 页)
淮阳太守孟卿东海人
  事萧奋以授戴德 戴圣
六艺论又云五传弟子者
  高堂生萧奋孟卿后苍及戴德 (第 9b 页)
戴圣
为五此所传
  皆仪礼也今礼行于世者二戴之学也又云戴德 (第 9b 页)
  传礼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 戴圣
传礼四十九
  篇则此礼记是也儒林传又云大戴授琅邪徐氏
  小戴授梁人桥仁及杨荣仁为大鸿胪家世传业 …… (第 10a 页)
  六国阴谋之书至于汉末乃行于世惟仪礼之书
  汉初已行故高堂生传之萧奋萧奋传之孟卿孟
  卿传之后苍后苍传之戴德 戴圣
二戴因习仪礼
  而录礼记故知礼记仪礼之流也 (第 15a 页)
 幼并行兼举屈伸损益之不可常者有三千也今之
 所传仪礼者经礼也其篇末称记者记礼之变节则
 曲礼也汉兴高堂生传礼十七篇今仪礼是也 戴圣
 
传礼四十九篇今礼记是也礼记所载皆孔子门人 (第 1b 页)
 而又得明堂阴阳说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
 氏史氏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
 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
 大戴记而 戴圣
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
 戴记汉末马融傅小戴之学融又足月令一篇明堂
 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 …… (第 47b 页)
 为汉文博士所录其馀众篇皆如此例但未能尽知

 所记之人也 六艺论云今礼行于世者戴德 戴圣
 
之学也戴德传礼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 (第 48b 页)
戴圣

 礼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儒林传云大戴授琅琊
 徐氏小戴授梁人桥仁字季卿杨荣字子孙仁为大
 鸿胪家 (第 48b 页)
世传业
唐元行冲传曰开元中魏光乘请用类礼(魏徵传徵以/小戴礼综汇)
 (不伦更作类/礼二十篇)列于经命行冲与诸儒作疏将立之学
 张说言 戴圣
所传向已千载与经并立不可罢帝然 …… (第 48b 页)
 为法若夫明大宗小宗之法以寓爱礼存羊之意此
 又家礼之大义所系盖诸书所未及而先生于此尤
 拳拳也
晁氏公武曰礼记二十卷 汉戴圣
纂郑康成注即所谓
 小戴者也礼记正义七十卷唐孔颖达等贞观中奉
 诏撰礼记外传四卷唐成伯玙撰义例两卷名 (第 71b 页)
 祖祢以明之以统传于祖而源流远也注所言适士

 下士之说虽于礼法曲尽其详然立言初意恐不在
 是
 案先儒著说略有数端 戴圣
闻人通汉马融辈主五
 世之适五世之适是继高祖之宗也贺循虞喜庾蔚
 之孔颖达贾公彦辈主四世之适四世之适 (第 26b 页)
耳)
    乾学案长子受祖宗之重故为之服三年重服制
    所以定名分窒乱源用意深矣故著于此
通典 汉戴圣
闻人通汉皆以为父为长子斩者以其为五代之
适也马融注丧服经用之郑玄注小记则以为已身继祢便得
为长子斩自 …… (第 42b 页)
 (则礼文三发并同也乃后儒以或专言祖或专及祢/遂相与聚讼而反略夫并同之文予尝博考其故而)
 (叹诸儒立说之未善其善者又不免于疏且混焉则/聚讼也宜矣今且就诸说论之谓长子是五代之适)
 (者 戴圣
闻人通汉也马融尝用其说以注丧服是必/身继曾祖之人乃得为长子三年也夫曾祖之与祖)
 (则有别矣礼言不继 …… (第 44b 页)
    不得祢先君故也其继祢之宗则非例矣说
    者以其后庶子而不得遂此实礼文所未有
    也今案先儒著说略有数端 戴圣
闻人通汉
    马融辈主五世之适五世之适是继高祖之
    宗也贺循虞喜庾蔚之孔颖达贾公彦辈主 (第 47b 页)
 (役字之讹盖言为人役者方与上二者相类/不然立后之典先王之所定也而可轻诋哉)
汉石渠议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已有一适子当绝父祀

以后大宗不 戴圣
云大宗不可绝言适子不为后者不
得先庶尔族无庶子则当绝父以后大宗闻人通汉云
大宗有绝子不绝其父宣帝制曰 …… (第 16a 页)
 (哓哓讦讼者将何时而巳乎谨案仪礼曰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大宗者尊之统也不可)

 (以绝汉石渠议曰大宗无后已有一适子当绝父祀/以后大宗否 戴圣
云大宗不可绝常绝父以后大宗)
 (閒人通汉云大宗有绝子不绝其父宣帝制曰圣议/是也晋范汪亦云废小宗昭穆 (第 50a 页)
 (不由己身人今哀已不可无报若两俱/无主义无先服则无服安得互相为周)

通典为姑姊妹女子子无主后者服议周制齐衰不杖
期章姑姊妹适人无主者姑姊妹报则天子为姑姊妹
女子子嫁于王者后无主者其服与士为姑姊妹适人
无主者同天子之卿大夫为姑姊妹女子子嫁于诸侯
及卿大夫无主者与士为姑姊妹适人无主者同诸侯
为姑姊妹女子子嫁于天子元子及诸侯卿大夫无主
者与士为姑姊妹适人无主者同诸侯之卿大夫为姑
姊妹女子子为命妇无主者亦如之命妇之无主者为

其昆弟之为士者亦如之 汉石渠礼议曰经云大夫
之子为姑姊妹女子子无主后者为大夫命妇者惟子
不报何 戴圣
以为惟子不报者言命妇不得降故以大
夫之子为之惟子不报者言犹断周不得申其服也宣
帝制曰为父母周是也(吴 (第 34b 页)
 (去国则夫妻/亦不服之矣)
丧服传何以服齐衰三月也妻言与民同也长子言未
去也(注妻虽从夫而出古者大夫不外娶妇人归宗往/来犹民也春秋传曰大夫越境逆女非礼君臣有)

(合离之义长子去可以无服本疏妻本从夫服君今夫/已绝妻不合服而服之长子 为君斩者亦大夫之子)
(得行大夫礼从父而服之今父已绝于君亦当不服矣/而皆服衰三月故发问也云大夫不外娶者解传与民)
(同之意以古者不外娶是当国娶妇妇是当国之女今/身与妻俱出他国大夫虽绝而妻归宗往来犹是本国)
(之民春秋传者庄二十七年公羊传文君臣有离合之/义者谓谏争从臣是有义则合三谏不从是无义则离)
(子既随父故去/可以无服也)
通典汉石渠礼议 戴圣
曰大夫在外者三谏不从而去
君不绝其禄位使其适子奉其宗庙言长子者重长子
也承宗庙宜以长子为文萧太傅曰长 (第 13b 页)
 (降之加者申之其意虽异而礼则各有所当也云君/子子则父在也父在且申此服则父没可知矣其为)
 (父后者则但服缌盖不可以过于因母也若为/大夫则不服之以大夫于庶母本无服故也)
通典汉石渠礼议 戴圣
对曰君子子为庶母慈已者大
夫之适妻之子养于贵妾大夫不服贱妾慈已则缌服
也其不言大夫之子而称君子子者君 (第 46a 页)
 (惑圣听夫经传纤悉之指彼臣未能睹其十一遽欲/持小慧而骋夸辞可谓不知而作者也其曰陛下为)
 (献帝不可夺之适嗣案汉石渠议曰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己有一适子当绝父祀以后大宗否 戴圣
云大)
 (宗不可绝礼言适子不为后者不得先庶子尔族无/庶子则当绝父以后大宗晋范汪曰废小宗昭穆不) (第 33a 页)
制越绝于殷宗天下歌德诚非靖等所
能原本也天子诸侯之礼当以具矣诸侯恶其害己而
削其籍今其存者唯士丧一篇 戴圣
之记杂错其间亦
难以取正天子之位至尊万几之政至大群臣之众至
广不同之于凡人故大行既葬祔祭于庙则因疏而 (第 13b 页)